当你拿起一个示波器探头时,它看起来可能很简单,但它的内部却是一个精密的电路世界。我们可以将探头简化为一个R、L、C模型,这个模型由电阻、电感和电容组成,它们共同决定了探头的电气特性。
电阻R代表了探头的输入电阻,它是探头对信号衰减的主要因素。理想情况下,我们希望R无限大,这样探头就不会对被测电路产生影响。但实际上,R不可能做到无限大,因此探头会与被测电路产生分压,导致实测电压比实际电压小。为了减少这种影响,一般要求探头的输入电阻要大于被测电路的源电阻和负载电阻的10倍以上。常见的探头输入阻抗在几十K欧姆到几十兆欧姆之间。
电感L主要来源于探头导线的寄生电感。通常,1mm的探头地线就会有大约1nH的电感,信号和地线越长,电感值越大。电感和电容会组成一个谐振回路,当电感值太大时,在输入信号的激励下就有可能产生高频谐振,造成信号的失真。因此,在高频测试时,我们需要严格控制信号和地线的长度,避免产生振铃现象。
电容C是探头本身的输入电容,它不是刻意做进去的,而是探头的寄生电容。这个电容会衰减信号的高频成分,使信号的上升沿变缓。通常,高带宽的探头寄生电容都比较小。理想情况下,C应该为0,但实际上做不到。一般无源探头的输入电容在10pf至几百pf间,带宽高些的有源探头输入电容一般在0.2pf至几pf间。
示波器探头主要分为无源探头和有源探头两种类型。无源探头是最常见的一种,它通过串联电阻和电容来实现信号衰减和补偿。无源探头结构简单,通用性强,但带宽有限,且对高频信号衰减较大。
有源探头则是一种更复杂、更精密的探头,它内部集成了放大器和其他电路,能够将被测电路的信号放大后送入示波器。有源探头具有更高的输入阻抗,能够更好地与被测电路匹配,并减少对被测电路的影响。此外,有源探头还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噪声,能够提供更准确和精细的测量结果。
当探头探测到被测电路后,它就成为了被测电路的一部分。探头的负载效应包括阻性负载、容性负载和感性负载三种。
阻性负载相当于在被测电路上并联了一个电阻,对被测信号有分压的作用,影响被测信号的幅度和直流偏置。为了减少阻性负载的影响,一般推荐探头的电阻要大于被测源电阻的10倍以上,以维持小于10%的幅度误差。
容性负载相当于在被测电路上并联了一个电容,对被测信号有滤波的作用,影响被测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,影响传输延迟,影响传输互连通道的带宽。为了减少容性负载的影响,一般推荐使用电容负载尽量小的探头,以减小对被测信号边沿的影响。
感性负载来源于探头地线的电感效应,这地线电感会与容性负载和阻性负载形成谐振,从而使显示的信号上出现振铃。为了减少感性负载的影响,一般推荐使用尽量短的地线,一般地线电感1nH/mm。
由于探头的R、L、C模型的存在,信号在通过探头时会发生衰减和失真。为了补偿这种失真,探头上通常会有一个可调补偿电容Ccomp。通过调整Ccomp,可以使探头的RC时间常数与示波器的RC时间常数匹配,从而实现频域补偿。
对于无源探头,一般通过调整Ccomp来补偿探头的容性负载。对于有源探头,由于其内部集成了放大器和其他电路,补偿方式会更加复杂,但原理相同。
示波器探头在电子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。不同的探头适用于不同的测量任务。
高阻无源探头结构简单,通用性强,适用于通用电路测量。有源单端探头小输入电容,精度高,适用于高阻抗、小信号测量。有源高压差分探头高CMRR,带宽高,适用于高速开关、功率器件VGS测量。光隔离探头电气完全隔离,抗共模干扰强,适用于SiC
_微密圈下载">你有没有想过,那个小小的示波器探头,竟然隐藏着如此复杂的原理?它就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电子世界的大门,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肉眼无法捕捉的信号奥秘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示波器探头原理图的神秘面纱,看看它是如何将微弱的电信号转化为我们能够理解的波形图。
当你拿起一个示波器探头时,它看起来可能很简单,但它的内部却是一个精密的电路世界。我们可以将探头简化为一个R、L、C模型,这个模型由电阻、电感和电容组成,它们共同决定了探头的电气特性。
电阻R代表了探头的输入电阻,它是探头对信号衰减的主要因素。理想情况下,我们希望R无限大,这样探头就不会对被测电路产生影响。但实际上,R不可能做到无限大,因此探头会与被测电路产生分压,导致实测电压比实际电压小。为了减少这种影响,一般要求探头的输入电阻要大于被测电路的源电阻和负载电阻的10倍以上。常见的探头输入阻抗在几十K欧姆到几十兆欧姆之间。
电感L主要来源于探头导线的寄生电感。通常,1mm的探头地线就会有大约1nH的电感,信号和地线越长,电感值越大。电感和电容会组成一个谐振回路,当电感值太大时,在输入信号的激励下就有可能产生高频谐振,造成信号的失真。因此,在高频测试时,我们需要严格控制信号和地线的长度,避免产生振铃现象。
电容C是探头本身的输入电容,它不是刻意做进去的,而是探头的寄生电容。这个电容会衰减信号的高频成分,使信号的上升沿变缓。通常,高带宽的探头寄生电容都比较小。理想情况下,C应该为0,但实际上做不到。一般无源探头的输入电容在10pf至几百pf间,带宽高些的有源探头输入电容一般在0.2pf至几pf间。
示波器探头主要分为无源探头和有源探头两种类型。无源探头是最常见的一种,它通过串联电阻和电容来实现信号衰减和补偿。无源探头结构简单,通用性强,但带宽有限,且对高频信号衰减较大。
有源探头则是一种更复杂、更精密的探头,它内部集成了放大器和其他电路,能够将被测电路的信号放大后送入示波器。有源探头具有更高的输入阻抗,能够更好地与被测电路匹配,并减少对被测电路的影响。此外,有源探头还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噪声,能够提供更准确和精细的测量结果。
当探头探测到被测电路后,它就成为了被测电路的一部分。探头的负载效应包括阻性负载、容性负载和感性负载三种。
阻性负载相当于在被测电路上并联了一个电阻,对被测信号有分压的作用,影响被测信号的幅度和直流偏置。为了减少阻性负载的影响,一般推荐探头的电阻要大于被测源电阻的10倍以上,以维持小于10%的幅度误差。
容性负载相当于在被测电路上并联了一个电容,对被测信号有滤波的作用,影响被测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,影响传输延迟,影响传输互连通道的带宽。为了减少容性负载的影响,一般推荐使用电容负载尽量小的探头,以减小对被测信号边沿的影响。
感性负载来源于探头地线的电感效应,这地线电感会与容性负载和阻性负载形成谐振,从而使显示的信号上出现振铃。为了减少感性负载的影响,一般推荐使用尽量短的地线,一般地线电感1nH/mm。
由于探头的R、L、C模型的存在,信号在通过探头时会发生衰减和失真。为了补偿这种失真,探头上通常会有一个可调补偿电容Ccomp。通过调整Ccomp,可以使探头的RC时间常数与示波器的RC时间常数匹配,从而实现频域补偿。
对于无源探头,一般通过调整Ccomp来补偿探头的容性负载。对于有源探头,由于其内部集成了放大器和其他电路,补偿方式会更加复杂,但原理相同。
示波器探头在电子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。不同的探头适用于不同的测量任务。
高阻无源探头结构简单,通用性强,适用于通用电路测量。有源单端探头小输入电容,精度高,适用于高阻抗、小信号测量。有源高压差分探头高CMRR,带宽高,适用于高速开关、功率器件VGS测量。光隔离探头电气完全隔离,抗共模干扰强,适用于SiC